海拔氣壓計(氣壓表)介紹
一 簡述:大氣壓計(Barometer)是用來測量地球表面大氣壓強變化的儀表。
在地球表表面,能預測天氣變化的最主要指標就是大氣壓強的變化,故而,在西方國家,自然科學教育普及較早, 人們從小就知道天氣變化與大氣壓變化的關系。在西方發(fā)達國家,幾乎家家都掛有氣壓計或溫度、濕度、氣壓計合為一體的小型氣象站,用來觀察預測天氣的變化情況。
二 氣壓計的原理介紹 氣壓計就是利用一種特殊的感應元件來感應大氣壓強的變化并產(chǎn)生位移變化,再利用機械放大機構將此位移變化放大表示出來,能使人很直觀地知道大氣壓強的變化趨勢,并根據(jù)大氣壓強的變化趨勢來預測未來數(shù)小時后的天氣變化情況。
另外,根據(jù)大氣壓總是隨著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規(guī)律,人們又開發(fā)設計了一種海拔高度計(高度計/Altimeter),高度計就是利用大氣壓的變化規(guī)律,來測量所在地的海拔高度和所在地的大氣壓變化,以及測量因地域變化的發(fā)生的相對高度。
要使用氣壓計和高度計,必須了解以下基本知識:
1 大氣壓強(簡稱大氣壓),即是空氣作用在所在地面單位面積上的壓力(即空氣重量)。大氣壓強的單位有:百帕(hPa)、毫巴(mBr)、毫米汞柱(mmHg)、英寸汞柱(inHg).
2 標準大氣壓,根據(jù)國際假設規(guī)定,在標準大氣條件下空氣作用在單位海平面的大氣壓力,即海拔0米高度面的大氣壓強,一個標準大氣壓大約為1013.25hPa(760mmHg或29.92inHg)。
3 海拔高度愈高,壓在其上的空氣柱愈短,大氣壓也就愈低。因此,大氣壓總是隨著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。據(jù)實測,在近地面層中,高度每升高100米,大氣壓平均降低約12hPa.
4 大氣壓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,與人體的健康息息相關,我們長期生活在某個地區(qū)的大氣底層,已經(jīng)適應了該地區(qū)的大氣壓,對氣壓變化的感覺不大。但是,低氣壓下的陰雨和下雪天氣、夏季雷雨前的高溫濕悶天氣,也就是大氣壓在降低,使人抑郁不適,雨后天睛的心情舒暢,就是氣壓升高的原因。所以,一般根據(jù)大氣壓的變化可以預測天氣的變化。
5 我們從報紙或電視中了解到:對于登山運動員,到了高山地區(qū),會出現(xiàn)頭痛、惡心、嘔吐等癥狀(所謂的高原反應),高度增加,人的感覺越明顯。這就是因為隨海拔高度的增高大氣壓降低,大氣壓的降低影響了人體內氧氣的供應。當大氣壓下降時,大氣中的氧分壓、肺泡的氧分壓和動脈血氧飽和度都隨之下降,導致人體發(fā)生一系列生理反應。
三 氣壓計和高度計的使用對象:
氣壓計/Barometer,一般與溫度計、濕度計或鐘表配套或結合起來,再配合于各種文化藝術的外形制造成多款式的家用氣象站儀表,使用于一般家庭的室內或室外,還有學校、教堂、酒店、公共場所或辦公室內。
高度計/Altimeter,一般適用于戶外活動者,包括登山運動、滑雪運動,外出旅行者,包括景點登山、高原旅行、高樓觀光等。
大氣壓隨高度的變化
某地的大氣壓值,等於該地單位面積上大氣柱的重量。高度愈高,壓在其上的空氣柱愈短,大氣壓也就愈低。因此,大氣壓總是隨著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。在海平面的大氣壓大約760mmHg(1013.25hPa),而在5.5公里的高空大氣壓大約是380mmHg(506.6hPa)。這就是登山運動員在攀登高峰時,愈接近頂峰,愈感到呼吸困難的道理。一般在低層大氣中,上升相同距離氣壓降低的數(shù)值大,而在高層大氣中,降低的數(shù)值小。據(jù)實測,在近地面層中,高度每升高100米,大氣壓平均降低約9.5mmHg,在高層則小於這個數(shù)值??諝饷芏却蟮牡胤?氣大壓隨高度降低得快些,空氣密度小的地方則相反。
大氣壓隨時間的變化
由於其他恆星(主要是太陽和月亮)對地球的周期性影響,在地球上任何地方的大氣壓都在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改變。大氣壓的這種變化既包含大氣壓的周期性變化,也包含大氣壓的非周期性變化。
1. 所謂大氣壓的周期性變化,是指大氣壓隨時間的推移而呈現(xiàn)規(guī)律性波動變化。大氣壓在一晝夜之內的變化情況一般為:
l 在每天的上午10:00點左右,大氣壓會有一個最高值,之後氣壓開始逐漸下降,
l 到了下午16:00點左右,大氣壓會有一個最低值。之後氣壓又開始逐漸上升,
l 到了晚上22:00點左右,大氣壓會有一個次高值,之後氣壓開始逐漸下降,
l 到了第二天淩晨4:00點左右,大氣壓會有一個次低值,之後氣壓又開始逐漸上升,進行周期變化。
l 在平常天氣穩(wěn)定的情況下,大氣壓這種周期性變化的變化量(最高值與最低值之差)一般約為2~3hPa。
在天氣不穩(wěn)定的情況下,大氣壓會在這種周期性變化前提下,產(chǎn)生較大的變化量約在4hPa以上,這樣將預示著天氣會在12小時內發(fā)生變化(睛天轉多雲(yún)、多雲(yún)轉陰天、陰天轉兩天、兩天轉陰天、……)。如要大氣壓在短時間內出現(xiàn)4hPa以上的急劇變化,這表示天氣會在1~2小時內也出現(xiàn)急劇變化(睛天轉暴兩、或兩轉晴)
1. 在一年之內,大氣壓也會隨著季節(jié)變化而產(chǎn)生周期性變化。大氣壓這種年變化在地球的中緯度地區(qū)最爲明顯。
2. 所謂大氣壓的非周期性變化,是指大氣壓變化沒有固定的周期規(guī)律。
3. 大氣壓的變化,實際上是周期性變化和非周期性變化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。在任何區(qū)域的任何情況下,這兩種變化所起的作用不等,必有一種變化是主要的。譬如在熱帶地區(qū),大氣壓的周期性變化較明顯;中緯度地區(qū),大氣壓的非周期性變化較大。
釣魚看天氣氣象條件是魚類賴以生存的重要因素。氣象條件的變化,如氣壓的高低、氣溫的高低、風力的大小、天氣的陰晴以及季節(jié)的變化等等,必然引起魚類生活習性的改變。了解氣象條件對魚類生活習性的影響,根據(jù)天氣預報和天氣情況就可以判斷出一定時期內釣魚效果是否理想。所以注意收聽天氣預報,了解天氣情況,對于釣魚愛好者來說是十分必要的。
天氣悶熱,氣壓較低,水中必然缺氧,這時魚類感到呼吸困難,不想吃食物。在這個時候去釣魚是不容易釣著的。此類天氣持續(xù)一天以上轉變成涼爽、高氣壓天氣,水中不缺氧,魚類感到舒服了,肚子也餓了,這時候釣魚上鉤率就很高。
在驕陽似火的夏季,水面往下1米左右溫度是較高的,魚類一般不喜歡在這個層次里游動,而喜歡在水溫比較低的深水里游動。因此,釣魚的時候釣魚鉤要放到深水層里去,這樣效果最好。
用浮漂法釣魚最好選無風和風小的天氣。這種天氣水面比較平靜,浮漂比較穩(wěn)定,容易判斷魚是否吃鉤。風大了,水面上的波浪大,浮漂隨著波浪晃動,不容易判斷魚是否上鉤。在北方一年四季都可以釣魚,但是,春季、夏季、秋季最好,冬季魚類處于半休眠狀態(tài),上鉤率不如其它季節(jié)。
產(chǎn)品用于測量所在環(huán)境的溫度和濕度的變化, 并能記錄當天的最低溫度值和最高溫度值,使你更加清楚的了解環(huán)境溫度的變化情況. 廣泛用于家庭,寫子樓,酒店,學校,車間,特別裝配可用于戶外,可用于農(nóng)業(yè),圓藝種植,養(yǎng)殖環(huán)境。
A. 建議你將此產(chǎn)品掛置在你能清晰讀數(shù)和方便用手調節(jié)旋鈕的高度.
B. 產(chǎn)品掛置好后, 調節(jié)使紅色和藍色指針復位與黑色指針對齊.先旋動大鈕調節(jié)紅色指針與黑色指針右側對齊,再旋動小鈕調節(jié)藍色指針與黑色針左側對齊.
C. 當環(huán)鏡溫度降低時,黑色指針會將藍色指針帶動至最低溫度數(shù)值處,當環(huán)鏡溫度上升時,黑色指針會將紅色指針帶動至最低溫度數(shù)值處.建議每天對此溫度計記錄一次最高和最低溫度值,記錄時間約定在早上7:30或傍晚20:00.
D. 記錄完成后,再按照第二條的調節(jié)方法調節(jié)紅色和藍色指針復位與黑針對齊.
By Johnson